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黄秋菊,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小心翼翼地封堵巢穴的洞口,以防寒气侵入,为将到来的冬眠做准备。
由于降雨量明显减少,加上天气转凉、蒸发量降低,河流与湖泊的水位开始逐渐下降,空气湿度也随之降低,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在秋分这天,大家都会到田野间采集新鲜的野苋菜食用,与当天捕捞的鲜嫩鱼片一起制成秋汤,期盼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祭月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举行,人们会在户外摆设供桌,供奉月饼、水果等食品,以表达对月亮的崇拜和对团圆的渴望。
"秋分到,蛋儿俏",在民间传说中,竖蛋成功预示着好运、吉祥。秋分这天,大家会将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将其竖在桌面,借此增添节气趣味,也寄寓平安顺遂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