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院情介绍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法律法规查询
检察官答疑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托克托县检察微博
托克托县检察微博
托克托县检察微信
托克托县检察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北疆蒙芽丨非遗进校园,喜获“小小传承人”
时间:2025-06-26  作者:  新闻来源:内蒙古检察  【字号: | |



“同学们看,这个扇子功的基本姿势有平闭扇、点肩扇、齐眉扇……”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呼和浩特第七中学,与“二人台”戏曲市级非遗传承人武燕妮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向同学们讲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2023年春天,在一次走访中,剪纸非遗传承人樊师傅向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反映非遗技艺传承的困境:“以前学徒挤满屋子,彩纸碎末堆成小山,但现在孩子们连拿起剪刀都不愿意了……”截至2024年,呼和浩特市已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00余项,经调查,不少非遗项目正面临与剪纸技艺相似的传承困境。


2024年11月,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针对全市学校普遍存在的非遗教育“无教材、无师资、无机制”问题,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向教育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全市“非遗进校园”工作专题部署会,并通过教育体系化、课程多样化、培训专业化、机制完善化“四步走”的形式落实整改。在检察机关与教育部门的联合推动下,传统文化传承从“纸面建议”走向“立体实践”,于短期内完成了资金保障、课程研发、师资培训等系列工作。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非遗课程已形成14个系列、224门课程,实现非遗从“零散活动”到“体系传承”的转变。如今,3万多名学生活跃在非遗文化传播的一线,成为“小小传承人”。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