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院情介绍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法律法规查询
检察官答疑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托克托县检察微博
托克托县检察微博
托克托县检察微信
托克托县检察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本院动态
【大河之托·河畔检语】“网络造谣”传谣言 小心触犯法律
时间:2025-10-27  作者:  新闻来源: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在当前网络环境中

人人都有麦克风

都能在网上发声

谣言的传播速度也在倍增

有人为博关注 赚流量

或凭空杜撰 或夸大其词

它们像迷雾一样

扰乱我们的认知

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

面对谣言我们应该如何辨别

如何处理

今天 我们化身“谣言终结者”

揭开网络谣言的真面目



精准识别网络谣言






1、查看信息来源:优先选官方机构、主流媒体信息,其审核严、团队专业,可靠性高;对自媒体、朋友圈等来源不明信息要谨慎。核实“专家说”“内部消息”的专家身份与消息真实性,无法查证或无明确出处可能是谣言。


2、分析内容逻辑:不符合常理、科学常识和逻辑的内容多为谣言,如包治百病、短时治愈绝症的说法。谣言常用夸张词汇、大量感叹号,夸大事件严重性。内容叙事混乱、数据错误、因果不合理,或前后矛盾,很可能是谣言。

2、分析内容逻辑:不符合常理、科学常识和逻辑的内容多为谣言,如包治百病、短时治愈绝症的说法。谣言常用夸张词汇、大量感叹号,夸大事件严重性。内容叙事混乱、数据错误、因果不合理,或前后矛盾,很可能是谣言。


2、分析内容逻辑:不符合常理、科学常识和逻辑的内容多为谣言,如包治百病、短时治愈绝症的说法。谣言常用夸张词汇、大量感叹号,夸大事件严重性。内容叙事混乱、数据错误、因果不合理,或前后矛盾,很可能是谣言。

3、考察内容细节:事发地和时间模糊,用“近日”等词的信息需核实。有些谣言图文不符,可用搜索引擎图片搜索功能判断图片是否被用于造谣。


2、分析内容逻辑:不符合常理、科学常识和逻辑的内容多为谣言,如包治百病、短时治愈绝症的说法。谣言常用夸张词汇、大量感叹号,夸大事件严重性。内容叙事混乱、数据错误、因果不合理,或前后矛盾,很可能是谣言。

4、借助外部工具:不确定的信息可在网上搜索关键词,看有无权威报道或辟谣信息。涉及专业领域知识,可向专业人士咨询。


2、分析内容逻辑:不符合常理、科学常识和逻辑的内容多为谣言,如包治百病、短时治愈绝症的说法。谣言常用夸张词汇、大量感叹号,夸大事件严重性。内容叙事混乱、数据错误、因果不合理,或前后矛盾,很可能是谣言。

5、留意传播特征:短时间内迅速广泛传播,却无可靠来源和证据的信息可能是谣言。使用“请转发”“马上删”等话术诱导用户转发的,也可能是谣言。




警惕!“随手转发”“随口评论”

已悄然踩上法律红线






1、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明确,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至10日拘留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3、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检察官提醒




遭遇造谣无需恐慌,可按三步依法维权。首先固定证据,通过截屏、录屏或公证留存不实信息;其次向平台投诉要求删除,或直接联系造谣者停止侵权;最后若情节严重,可报警或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发布网络言论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大家应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