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律所实习期间,我深耕民事诉讼领域,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逐步练就了厘清法律主体权责脉络、系统梳理证据体系、撰写代理意见、高效参与庭审辩论的专业能力。当看到弱势劳动者借助法律武器赢得应有权益时,我深切感悟到:法律工作最本真的价值,正在于为个体抵御不公提供坚实屏障,让每一个权益受损者都能在法治框架内获得庇护,这正是司法为民最生动的体现。
加入检察队伍后,从单方权益的代理人,转变为司法公正的监督者与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内勤岗位的历练为我打开了观察司法运行的宏观窗口。在周期性数据统计、阶段性工作报告的撰写与报送中,我系统把握了案件流转的全流程,触摸到检察业务运行的全局脉络。而辅助检察官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则让我深入个案内核:审查证据时,需以法律思维精准判断“三性”,敏锐识别关键节点与潜在矛盾,构建无懈可击的证据链;草拟文书时,更需字斟句酌,确保法律适用精准无误、表达逻辑严谨周密。这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实践,不仅拓宽了法治视野,深化了对刑检工作的理解,更在日复一日的淬炼中,稳步提升了综合履职能力。
曾作为实习律师,我的职责是为当事人合法权益据理力争,立场鲜明而坚定;如今身为检察系统一员,则更需恪守客观中立立场,多了一份对公共利益、司法公正与社会治理的全局考量。面对每一起案件,思考维度不再局限于单方诉求,而必须统筹兼顾被害人的权利救济、社会秩序的修复维护、程序及实体正义的全面彰显。身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不同岗位,虽肩负着不同的职责,但最终的目标始终高度一致——以法治之力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从律师到检察人,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与初心坚守。前路漫漫,行则必至。我将以每一次实践为磨刀石,在“见森林”的全局把握与“见树木”的细致审查中持续精进,以青春之力践行法治信仰,为新时代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应有之力。